界面时尚通过走访发现,新一代饰品集合店普遍选址于购物中心,与名创优品、奶茶连锁品牌,甚至周大福、I do等珠宝首饰品牌为邻。同时,店铺的展销空间也更大,一般至少在100平方米至200平方米。
ACC超级饰也采用了类似的流程。ACC超级饰副总经理王杰贤告诉界面时尚,其从成立之初募集到的数个大集团的投资中,专门拿出10亿元用于搭建自有数据系统。这套数据系统帮助ACC超级饰去实现更高效的门店陈列结构,简单点说,也就是通过监测每个门店、每款商品的销售,及时优化产品结构、库存比例和商品的陈列位置,以提高销售业绩。
对比大城市的门面租金相对便宜,尽管人流量没有多高,但是胜在成本低,大城市人流高,但是单房租的成本就让许多投资者止步门前,所以开10元店,在大城市开相应具备了较大的风险,所以如果选择10元店项目,可以考虑在乡镇创业。
当年非常流行的薰衣草小熊
开饰品店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选址。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的租金水平会有所差异,即使是在同一座城市,不同地段、不同区域的店铺租金也会不一样,那些人流大、商圈附近、人群密集的“黄金地段”,租金会相对贵一些。
然而,面对重重困境,“豪迈版”叶国富于2017年制定的“百国千亿万店”战略计划,在2019年未达成后,却并未改变,“年轻柔和版”叶国富只是简单将战略期限调整为2022年。
于是,她选择了加盟饰品店。经过调查,她选择了一个饰品加盟品牌。
“对于95后年轻人来说,没分享就相当于没发生。”BA饰物局创始人杨李此前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说道。
资本的助力固然能加速品牌快速抢占优势位置的进程。但在目前的节点上,饰品集合店这个赛道看似仍冲满机会,资本扎堆涌入,很可能会让市场充斥泡沫,呈现一种虚假的繁荣,实际上于参与者无益。
通过联名IP,布局直接面向C端消费者的潮玩新业态,叶国富似乎真正开始向零售业转变。
如今,我们已站在2022年的起跑线,回看这一计划的完成度,发现问题并不简单。
2020年10月15日,名创优品以20美元定价正式登陆纽交所,发行3040万股ADS(美国存托股),市值高达69.92亿美元。
然而,辉煌的战绩仅过去1年。截至2021年12月31日收盘,名创优品股价为10.34美元/股,相比于20美元/股的发行价已经腰斩,相比于2021年2月9日35.21美元/股的最高点,总市值蒸发超过76亿美元。
1.名创优品战胜无印良品,占领市场的方式
2.原创扩张战略是否仍适用?
3.名创优品困境中的新故事成效如何?
叶国富正在为第一个创业项目“哎呀呀”饰品店被电商碾压而焦头烂额之时,一个简单卖日常用品,却能卖出格调,以高姿态高定价赚钱的品牌让他看到了希望。
据财报数据显示,名创优品2020财年实现营收89.79亿元,当期海外营收占比为32.7%。而无印良品2020 财年,营收腰斩,亏损 186 亿日元。
2021年8月19日,名创优品公布了截至2021财年第四财季未经审计业绩报告和全年财报。报告显示整个2021财年,名创优品总营收90.7亿元,同比仅增长1%,并且在2019财年和2020财年分别亏损2.9亿元、2.6亿元后,2021财年名创优品的亏损扩大到14.3亿元。
据名创优品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单季净增门店数分别为72家、162家和122家。可以看出,随着疫情影响的减弱,名创优品开店速度很快回归正规。与此同时,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门店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根据2022财年第一财季财报数据显示,TOP TOY旗下门店累计达到72家,包括9家梦工场店和63家集合店。
而扩充加盟带来的最直观问题,便是运营成本的上升及毛利增速放缓。据财报数据显示,最新一季度营收成本录得15.5亿,其中营销及销售成本同比上升18.9%至3.41亿。
当然,这并不科学。据招股书显示,2019财年和2020财年,名创优品的毛利率分别为26.7%和30.4%。但低于行业平均标准的毛利率仍无法支撑公司日常运营,“天才加盟制”既增加收入,又能摊薄风险。
因此,比起面向C端消费者的零售品牌,叶国富引以为傲的“天才加盟模式”或许更像面向B端的理财产品。在没有走出除加盟制小商品生意外的第二条路之前,名创优品只能依靠继续加盟扩张维持。
“中国零售到了3.0时代,回到了以IP和文化创意的产业,今天你产品创新,如果只讲性价比是感动不了90后消费者的。”
放弃性价比,拥抱C端新零售,是叶国富正在探索的第二条路。
与名创优品联名IP难出圈不同,据泡泡玛特2020年年报显示,非独家IP占销售额从1.59亿元增长到4.44亿元,占营收比重从2019年的9.5%,上升到2020年的17.7%。
而泡泡玛特旗下自有IP的“带货能力”,则是其营收的主要支柱。泡泡玛特2020年营收中,自主IP产品收入同比增长54.3%,占比85%。
据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线上渠道(电商+O2O)营收贡献超10%。其中,电商业务贡献1.9亿元,同比增长58%;O2O业务贡献0.9亿元,同比增长126%。
1.《全球化新零售引领者,后疫情时代优秀标的》,国元国际
2.《对比日企,探讨名创优品的发展潜质》,东方证券
3.《名创优品入局潮玩,野望的“草莓熊”能让高瓴回头吗?》,节点财经
4.《市值暴跌七成、千店计划腰斩,十元店还是好生意吗?》,观潮新消费
5.《阿富蜕变记:名创优品叶国富的转折时刻》,晚点last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