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礼清 钟楚涵 蒋政 北京 上海报道
优胜教育欠薪、退费事件正在持续发酵。
根据媒体录播的直播视频,“钱去哪了?”这个学生家长最关注的问题直接刷屏整个留言区。对此,陈昊在直播中解释,由于2018年、2019年优胜教育发展过快,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包括此前租的教学楼环境不够安全,全国50%的校区要重新选址、装修,优胜教育曾开启绿色退费通道等原因造成了资金消耗。此外,陈昊也表示存在个人管理和决策上的失误,造成了很多校区现金流没有以前健康。
燃财经:疫情之下,各行各业都在经历阵痛。你能否从数据角度介绍下目前优胜教育面临的局面?比如,疫情前后的用户量变化、营收和利润变化、没有收入的情况下账上现金还能撑多久等。
但这一消息在发布后并未收获认可。有家长表示,目前北京、天津等地的小区都在关闭状态,甚至“不知道哪个校区还开着”。有家长认为,这是陈昊的缓兵之计,利用虚假的利好消息为陈昊营造积极解决问题的假象,但目前尚未听说哪位家长收到退款。
自古以来教育行业就备受关注,而中国又是教育大国,教育是每个家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事情。调查表明,目前全国5-18岁学生将近3亿人,其中有73%的学生选择用课外辅导和素质培育的方式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而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将带来每年500-600万的新增出生人口,可以看出,教育行业前景广阔。但当前教育行业投资项目鱼龙混杂,如何梳理这万亿消费市场带来的投资机会呢?
睿智的陈昊
一面是陈昊的一家之言,一面是家长、员工、加盟商作出的回应,对比之下,孰真孰假,一目了然。重点是,从家长退费无门、员工被欠薪,再到房东被拖欠房租来看,疫情期间的学费流向了哪里呢?
在他看来,部分加盟商“甩锅”,将学校留给总部运营,这是致使优胜教育资金链紧张的原因之一。“从2002年2月到10月,(优胜教育)单方面接受的校区就有80所。”陈昊称。
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这段时间,优胜教育创始人陈昊相继注册了天津牛师来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海思科技有限公司、泰州优胜牛师来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天津优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
优胜教育指出,虽然目前资金链断裂,但从未想过放弃解决问题。近日来与业内各社会机构深切恳谈,寻求更多安置学员的方案,近期也有同行为了孩子们的教育以公益的形式伸出援助之手,将所有援助方案均以补偿的方式提供给所有之前信赖优胜教育的孩子们,补偿方案会持续给予并叠加,直到超出剩余课时价值为止。
优胜教育旗下门店分为直营、代管和加盟三种类型。前两者门店的教师薪资为总部发放,而加盟校区教师薪资由总部和单店投资人共同承担。
记者了解到,优胜教育向家长收取的预付费非常高。根据北京地区家长介绍,优胜教育高一1对1全优课程435元/课时,1对2全优课程单价为334元。加上折扣,这样的课时在300元左右。
从去年年底开始,就有就在天眼查平台留言:优胜教育“在西安成立短短时间,交了两年的钱,然后利用暑假消失了,费用无法追回!这算是欺诈吗?”
北京地区张姓老师估计,优胜教育北京地区欠薪人数应该高达上千人。目前直营校区基本全部关闭,部分加盟校区因为有投资人尚在运营。
线下培训机构复课压力远大于公立学校
01 家长维权发酵中
对此,沈萌分析:“大股东在体外注册新公司,通常是为了将问题多压力大的主体核心资产转移准备金蝉脱壳。具体逻辑是:在体外注册公司,由这些公司将核心教师的薪资转移,将这些教师资产转至体外企业控制之下。”
10月27日,*ST金洲公告终止该重大资产重组,同时披露子公司丰汇租赁与优胜教育于6月1日签署了《借款合同》,丰汇租赁向优胜教育提供1500万元贷款。
而在上海地区,去年4月,优胜教育上海八佰伴校区开始出现退费问题,此后上海地区其他校区退费难、欠薪等问题接连出现。根据公开媒体报道,2019年末,优胜教育在上海地区还有超过20家校区。但是10月21日大众点评上海地区信息显示,优胜教育在上海地区只有四家校区,其中两家为暂停营业状态。
王雪亮(化名)是天津地区某优胜教育直营校区教学部老师,目前他还有合计1.1万元薪水尚未收到。在王雪亮所在的校区,合计需要退款给家长的金额高达400万元。
在此前视频连线中,陈昊表示,由于疫情影响,北京优胜教育现在的营收只有过去的四分之一,其声称优胜教育在疫情期间背负了太多的特殊情况。“我们有很多加盟商,加盟商会甩锅,甩锅以后我们怕品牌崩了,怕员工没有饭吃,我们就会接盘,截至今天,我们直接接收的校区多达80家,我们没有这么多资金,但是又要解决这么多员工,所以才造成这个局面。”
在北京京商战略研究院院长赖阳看来,优胜教育如今的问题本质上是预付费模式惹的祸。“在预付费模式下,企业会出现大量的资金沉淀,在此背景下,企业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携款跑路,但这类企业是少数;第二种是将资金花到其他地方,让其增值。但是在预收费用的同时,员工的薪水、租金都是按月逐步缴纳的(并不是一次性),同时,企业还在不断推广收入新的预付费用。在这样的循环里面,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收入骤然减少,而此前的预付费还在其他项目里面,那么就会导致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
当时的重组协议显示,2017年至2019年,优胜教育营收分别为3.09亿元、3.53亿元、3.57亿元,营业利润分别为4735.41万元、7025.54万元、5739.07万元。
祸起预付费模式?
依据2019年业绩,优胜腾飞似乎能完成对赌协议,但是今年2月,优胜教育被传旗下全国近千家门店拖欠教师工资的消息。
馨宜电商、W.HOME快时尚百货、鹿客美集
6:黑马营10周年:“十”光不老,一生有你
陈昊表示,优胜教育曾谋求上市,但这却加快了资金和资源的消耗。他称,在疫情期间,优胜教育“不裁员不降薪”,但收入却只有疫情前的四分之一。在今年4月,优胜教育资金链已至断裂边缘。“这时,我们找到了青睐我们的上市公司,并把股权质押给了上市公司。”陈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