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咖啡行业的印象,可以简单粗暴地分为2种:数得过来的大连锁,和数不过来的独立小店。
但在这中间,总有些不甘于“岁月静好”的老板,想做品牌,把1家店开到3家、5家、10家。
现在,喜茶的多数联名款是在现有饮品的基础上加入一些体现联名 IP 的元素后所推出的新品。紫苏·粉桃饮差不多是在多肉桃桃基础上加入了紫苏叶,甄果·大橘画梨也是在爆汁大橘基础加入梨果肉。
内参君此前在与一位餐饮门店连续创业者聊天时了解到,疫情三年,迫于生存压力及环境影响,他先后创业、投资了多个品类——
01
喜茶和奈雪讲究真材实料,新鲜水果、牛奶、茶叶是标配,每样都推高成本。
-1- 三线小城的连锁咖啡品牌,单店年营业额120万
除了房租、人员和原材料成本,还有15%左右运营管理、折旧、损耗成本。
喜茶门店有 4 款产品使用了这两种果肉罐头,分别是:满杯红柚、多肉大橘、轻芒芒甘露、多肉芒芒甘露。
咖啡馆加盟靠谱吗?
对于规模之战,瑞幸表现得无比狂热。
因为太渴望开店,吴昊差点误入骗局。他说,“对方号称自己是瑞幸的内部人士,管运营那块。说是交几万元押金,就能帮我排队,预留名额。”
瑞幸曾邀请汤唯、张震拍摄广告,把一众白领消费者当成目标用户,主要布局在一二线城市,所以目前瑞幸门店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和杭州,这五座城市的门店就已经占到了总数的四分之一。
瑞幸的增长“神话”还在继续。
竞争是压力,也是最好的老师。这几年,星巴克在中国加快了开店速度,更宣布:到2025年在中国铺设9000家门店,同时将发展触角伸向越来越多的三四线城市——这意味着未来每年要开出超过1000家门店。而在过去四个财年(2019~2022),星巴克中国的门店净增数分别为600家、581家、654家、661家。
索尔咖啡还和星巴克一样,有师傅带徒弟的制度。比如在顾客服务上,有专门的熟客登记本。本子上会记下熟客的名字是“谁谁谁”,喜欢喝的口味是美式还是拿铁,习惯早上8点过来还是下午过来,甚至会拍一张合影,贴上去。
此前有多位瑞幸加盟店长告诉36氪未来消费,自去年下半年起,瑞幸在有意控制加盟门店数的增长,“更看质量,而非数量,对选址和加盟店的经营也要求更高”。
工厂做一份宫保鸡丁成本不高于8元,哪家饭店能做到如此低的成本?工业化炒菜,做到了。想让消费者接受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Tea’Stone 泡茶展示
上座率大概50%-80%之间,有的在聊天,有的在玩手机,但没有看到用电脑办公的人。但在其他咖啡馆,会看到有些顾客长时间待在咖啡馆,甚至还有老师给学生讲作业。
这些设备最早在 2022 年初开始在喜茶门店上线测试,目前自动去皮机、自动去核机、自动锤打机、自动切丁机已经进入所有喜茶门店。使用过新设备的店员告诉《晚点 LatePost》,去皮机剥葡萄的效率是纯人工的 3 倍- 5 倍,他所在的门店在更新设备后减少了 3 名兼职员工。现在葡萄、青提、杨梅等水果都能通过自动去皮机处理。自动捶打机以相当于两个成年男性的重量,反复锤打柠檬片,8 秒左右处理完一杯柠檬茶的原料。
图片来源|受访者
瑞幸的联营申请火爆到什么程度?
裁员、关店、营收下滑、坪效减半……原本以“不加盟”的高姿态著称的喜茶,已经来到了一个危险的十字路口——向左,是继续维持作为“高端奶茶”的高姿态,坚持直营、不搞加盟;向右,则是引入加盟商、重整组织架构的艰难求变。
郭谨一在财报会上也表示,未来疫情的不可预测性仍然很高,如果北京、上海、深圳等超一线城市继续被疫情所困,瑞幸不排除将继续加大对加盟门店的依赖。目前,瑞幸的直营门店覆盖59座城市、加盟门店覆盖231座城市。
关于这一点,之前有媒体的朋友详细分析过,瑞幸真正的客群是企业用户。因为这位媒体朋友做了一个实验,找两个同事分别注册了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结果企业用户刚注册完不久,瑞幸客服就主动打电话过来向同事确认信息,并说企业用户的审核期为一周,到时候会有客服电话通知,请耐心等待。
具体来说,联营商和瑞幸双方的盈利全靠杯量的多少,外购商品的毛利如轻食、甜点等都不参与利润分配。
市场成熟时再收回控制权是星巴克一贯的“套路”。
在喜茶开放加盟之后,很多媒体认为,喜茶要开始对标蜜雪冰城,走下沉路线。然而,加盟行业专家、加盟评论主理人龙真却不这么认为。他表示,喜茶最多也就是下沉到三线城市,不可能继续再去四线城市甚至是县城开店,和蜜雪冰城这种广泛开在县城、乡镇的品牌没有可比性。
很多年前,陆正耀和愉悦资本的创始人刘二海在北美一起喝咖啡时,萌生了进军咖啡的想法,后来得知下属钱治亚也有创业的打算,于是几个人就一块做起了瑞幸咖啡。
其中,5万元是保证金,在合同期届满后,瑞幸会向合伙人直接全额退还;装修投入在11万-13万元之间;生产设备是19万元左右。而房租则是因实际选址而异。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个“新零售合作伙伴”计划,最终躺赢的还是瑞幸。
与奶茶店相比,咖啡馆重空间、重服务,消费者的体验敏感度更高。
中国邮政上一次因跨界登上热搜,是在两年前。2021年6月,中国邮政跨界开设奶茶店“邮氧的茶”,被认为将倚靠邮政网点,成为另一个蜜雪冰城。但时至今日,邮氧的茶在全国仅有9家门店。而在2022年创立的邮局咖啡,除了首店在开业期间受到追捧之外,后续门店开业都几乎没有在市场上泛起水花。
从2019年瑞幸的招股书来看,截至当年3月,瑞幸咖啡已有2370家直营店,分布在全国28个城市中。据当时大钲资本执行董事刘绍强回忆,从2018年初到年中这段时间,瑞幸的门店就已经超过了500家,并且预测2019年这一数字将超过4500,事实也验证了他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