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布丁果冻
001
名创优品公开资料显示,名创优品对合作伙伴的利润分配政策为:每天营业额的38%为投资商的收入,食品是33%。
2020年,新冠疫情开始在全球范围扩散,这对于主营线下门店名创优品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名创优品官网显示,在门店开启后,获得的销售收入38%归加盟商(食品是33%),剩下的都归名创优品总部。
受到日本连锁店的模式启发,叶国富决定再造一个快时尚小百货品牌。就在当年,叶国富与三宅顺也一起创办了名创优品,由三宅顺也负责产品设计,叶国富负责推广。
对此,蓝鲸资本指出,这些门店很可能由名创优品公司控制和资助,名创优品打出的“轻资产、高利润”的加盟模式存在不实,其实际利润率可能远低于向投资者报告的水平。
看得出来,名创优品也盯上了近年来备受资本与消费者“宠爱”的潮玩市场。通过潮玩,名创优品或许也能给资本市场讲一个新故事。
另外,名创优品采用买断加盟模式,即类金融,简单地说就是加盟商只需出资(200万左右),不用参与运营管理。
名创优品的线下门店共有三种类型,分别是直营店、名创合伙人门店以及代理商门店。
近日,上海消保委通过比较试验50件保暖袜发现,有不少样品宣称使用石墨烯、远红外等特定纤维原料的方法达到保暖目的,但个别样品的保温率不理想,其中就包括标称商标为MINISO的110D天鹅绒发热连裤袜(自然肤),保温率仅21%,远低于测试样品近40%的平均保温率。
如此惊人的开店速度无疑要归功于名创优品的加盟模式。招股书显示,在全球4222家零售门店中,名创优品的直营门店只有129家,中国市场有7家,其余122家在海外。也就是说,公司的加盟门店数量高达97%。
在被蓝鲸资本做空的13天前,名创优品刚刚登陆港交所。此前,为避免中概股潜在的退市风险,同时改善股票流动性,名创优品于3月31日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7月13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但上市首日就跌破了发行价。
但随后电商崛起以及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等问题,“哎呀呀”很快失去竞争力,被市场淘汰。
叶国富先生真应该认真看待这个事,咱们国内好不容易有个专注小商品的国际品牌,别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名创优品靠单个产品真的赚不了多少,但是高频流量却能覆盖一切其他成本,也就是薄利多销。产品以10元、20元为主流最高不超过99元,任谁进去都会因为便宜而多买几件产品。
现如今,名创优品已经成功进入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5000家门店,遍布纽约、洛杉矶、巴黎、伦敦、迪拜、悉尼、伊斯坦布尔等全球知名城市核心商圈。
而在终端市场,名创优品又通过合作伙伴模式,快速“跑马圈地”。
“草根逆袭”后的资本版图:不仅开店,还做投资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国潮玩注册企业5480家。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集合店相关企业近7600家,仅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达1471家,同比增长18%。
截至2022年4月1日,黑猫投诉相关名创优品的有效投诉为1034条,反馈问题包括质量问题、服务问题、退货问题等。
名创优品于2020年10月15日在美国纳斯达克首次上市,当日发行价为20美元/股;在2021年2月9日高点涨至35.21美元/股。
此后,名创优品股价便陷入“跌跌不休”。截至美东时间2022年3月31日收盘,名创优品收盘价为7.80美元/股,总市值约23.90亿美元,市值已蒸发近80%。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名创优品营收分别为93.95亿元、89.79亿元和90.72亿元,净亏损分别为2.94亿元、2.6亿元和14.29亿元,累计亏损19.83亿元。
1.剖析名创优品的商业模式本质;
2.“超速”前行,护城河恐“失灵”;
3.名创优品还能讲出什么新故事?
1.门店总数超5000家,直营店不超3%
2.加盟商才是企业“印钞机”
1.国内国外,市场面临较大挑战
根据名创优品财报,2022年财年第一季度,名创优品的营收增速开始有所放缓,近三个季度分别为59%、28%、21%。
分业务来看,名创优品2022财年第二季度国内营收20.5亿元,占总营收比为74%。国内市场目前依然是名创优品的主要营收来源。
但事实上,名创优品的国内业务表现并不乐观。根据财报显示,近四个季度公司国内业务实现营收分别为17.9亿元、19.5亿元、20.3亿元、20.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74.8%、43.0%、17.9%、12%,国内业务营收缩紧较为明显。
最后,就疫情的全球控制而言,海外市场受此波及同样较大,名创优品的“出海之路”不确定性较大。
2.产品力or品牌力,挑战来自哪里
如2020年在赴美上市前后,上海药品监管局发布的《2020年第1期化妆品监督抽检质量公告》显示,名创优品一款可剥指甲油被检出三氯甲烷含量高达589.449μg/g,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引发舆论热议。
再如2021年5月,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2020年广州市防护口罩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2020年第四季度监督抽查中,标称名创优品生产的2批次“MINISO(标称)”一次性口罩(生产日期/批号:2020-09-15/1971028501;2020-09-15/1971028503)均被检出口罩带及口罩带与口罩体的连接处断裂强力项目不合格。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KK集团收益分别为1.55亿元、4.63亿元、16.46亿元;而在2020年上半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其收益分别为5.02亿元及16.83亿元,过去一年增速惊人。产品定位、核心用户群体都与名创优品高度相似的KK集团,无疑是名创优品如今较为强劲的竞争对手之一。
一般来说,当一家企业的主营业务已经出现增长乏力或看到天花板时,其通常会尝试进军新业务,需要营收第二增长曲线。
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TOP TOY门店数累计89家;2022财年第二季度,TOP TOY实现营收1.3亿元,环比增长20%。
但潮玩赛道能成为名创优品的第二增长曲线吗?或许仍不是易事。
但随着国内市场门店趋于饱和、海外市场不确定性众多、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也并没有跑通,就目前而言,急于回港上市的名创优品,或许并没有那么“风光无限”。